
如何防止雞的啄癖?
發布時間:
2018-01-04 09:09
啄癖,包括啄肛癖、啄羽癖、啄蛋癖、異食癖、啄頭癖等多種癥狀,發生啄癖的雞群生長停滯緩慢,嚴重時造成不必要的死亡,任由其發展可給養殖戶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應對辦法如下:
1、雛雞斷喙和二次斷喙
雛雞生長到6~9日齡時,使用專業的斷喙器將雛雞上喙剪去二分之一,下喙剪去三分之一,可有效減少雞啄癖的發生和飼料的浪費,在雞生長到120日齡時,實施2次斷喙,將第一斷喙生長出來的喙再剪掉;為了防止雞大量出血,可在斷喙前幾日在雞飼料中添加50毫克每千克的維生素K,有效促進血液凝固。
2、改善飼料營養成分
飼料營養成分搭配不當,比如氨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食鹽、粗纖維等過量或缺乏導致營養失衡;雞飼料因長期貯存,導致腐敗、霉變、變質、受到細菌污染等都可以導致雞啄癖發生。對于企業化養殖的雞使用的飼料多為集團專用配合飼料,發生啄癖的機率較小;散養戶或小規模養殖戶則需注重以上方面。
3、改善飼養環境
光照環境過亮過暗,有害氣體二氧化碳、硫化氫、氨氣增多,飼養密度過大造成擁擠,養殖場或養殖小區受到噪音污染等皆可導致雞啄癖發生。合理的控制光照、常刮雞糞通風良好、保持合理的飼養密度和充足的飲水、降低養殖區域的噪音避免追逐雞群、減少爭斗防止應激、炸群的發生。
4、防止疾病的發生
雞群發生球蟲病、白痢、外傷、寄生蟲病 ( 羽虱、刺皮螨 )、疾病性或生理性脫肛、法氏囊病早期等都容易引起群體自啄解癢或其他雞只好奇啄傷出血的現象,若控制不及時,便會發生啄癖蔓延。
5、啄癖已發雞群的處理
已經發生啄癖的雞群,實行分群處理可減少二次傷害;按癖性較高的雞、受傷的雞群、正常雞群實施隔離,對死雞合理或無害化處理。在被啄傷的雞的傷口涂上有異味的藥物,如碘 酊、紫藥水等,防止再次被啄;飼喂改善后的專用配合飼料,營養成分不夠在額外添加。
討論:你還有其他更好的辦法嗎?
下一條
下一條